“润物无声,方显至真。”
毕业典礼,惯常是领袖人物的华服加身,掷地有声的训诫,以及台下莘莘学子的倦容。然而,延边大学的毕业典礼却异军突起,并非仰仗校长的鸿篇巨制,而是一位食堂阿姨的肺腑之言。
这位唤作刘晓梅的阿姨,登临典礼的讲台,未携寸纸,亦无雕琢之辞,唯有家长里短的殷殷嘱托。她谆谆告诫:“外卖虽便捷,终不及自家烹饪之滋养。熬夜攻坚之际,切莫以泡面聊以卒岁……纵使工作千钧,学业倥偬,亦当善待脾胃。”
寥寥数语,瞬间叩开了无数人的心扉。
缘何如此?盖因我们久疏这般质朴、赤诚的关怀了。
试想,我们有多久未曾饕餮一餐?又有几番为了追赶进度、完成报告,草草吞咽外卖,甚或以泡面权作果腹?更有甚者,我们几度漠视自身,透支着康健去逐鹿那虚妄的功名?
刘晓梅阿姨的絮语,宛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,照亮了我们被快节奏生活裹挟的灵魂。她警醒我们,善待饮食,珍摄自身,方为至要。
这不禁令我忆起早前的一则轶闻。一位外卖骑手,为求多揽几单,连轴运转十数小时,终在送餐途中力竭昏厥。苏醒后,他脱口而出的并非自身的安危,而是:“我的餐食尚未送达,顾客是否会申饬?”
这岂不令人扼腕?我们皆为生计奔波劳碌,然若连一餐饱饭的时间都付之阙如,那么我们究竟在孜孜以求些什么?
刘晓梅阿姨的声名鹊起,绝非仅因她说了几句暖心之语,更在于她象征着一种久违的真挚与体恤。在当下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相中,我们太需要这般来自凡夫俗子的温情了。
有人评骘,刘晓梅阿姨的发言,较之那些陈词滥调更接地气,更能拨动心弦。此言不谬。那些空洞的标语,耳濡目染只会令人麻木不仁。而刘晓梅阿姨的话语,却似一股清冽的甘泉,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。
这背后亦折射出一个命题:我们的教化,我们的社会,是否过于看重精英阶层,而忽略了那些默默耕耘的芸芸众生?
我们总是将目光聚焦于功成名就之士,却鲜少垂注那些在食堂、在寝室、在校园里默默奉献的人们。他们或许没有惊世骇俗的伟业,但他们的存在,却令我们的生活愈加美好。
恰如刘晓梅阿姨,她或许仅是一位寻常的食堂阿姨,但她却以自身的真诚与关爱,温暖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。她让我们在他乡异地感受到了家的温馨,让我们在精疲力竭之时,还能忆起食堂里那碗热气腾腾的饭菜。
我们理应感念刘晓梅阿姨,感念所有像她一样默默奉献的凡人。是他们,用自己的爱与付出,构筑了一个更加温暖、更加美好的社会。
希冀未来,我们的毕业典礼上,能涌现更多像刘晓梅阿姨这般的声音。希冀我们的社会,能更加珍视那些默默耕耘的普通人。希冀我们每个人,都能善待饮食,珍摄生活,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福祉。
亦借用刘晓梅阿姨的祝愿,祝愿所有学子,步履生花,行稳致远!更希冀我们每个人,都能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,记得驻足片刻,赏鉴身边的景致,感悟生活的美好。因为,真正的幸福,往往就蕴藏在这些寻常的细节之中。